新闻动态
女人退休了, 如果想要活好往后的三十年, 请一定要记住这4句话
好友发信息问我在市里吗?说她孩子出差给我带了零食。
起身换了衣服,收拾茶桌,拿出新买的藏茶,招待好友。
一杯带着浓郁高原的藏茶香,我们一起感叹时光的流逝。
好友退休一年,在父母家陪伴两位老人,偶尔回来就会联系我。
退休后的人生,就如这杯茶汤,在时光中沉淀,褪去年少轻狂,中年迷茫。
那些曾经萦绕在心头的得失,美好也都随着岁月尘光,沉淀在杯里的醇香。
女人退休了,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做,帮子女带娃,照顾年迈的父母。
如果想要活好退休后的三十年,甚至更长久,我将这样活,与姐妹们共勉。
1、坚持每天动起来,让身体有记忆,感受活着的快乐。
很多事实已经告诉我们,运动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根本。
水因流动而清澈,人因运动而气血畅通,提升免疫力。
每天走出家门锻炼,不是任务,而是一种生活习惯,如同吃饭睡觉。
女人退休了,别总给自己心理暗示:都这岁数了,还想咋样?
或者寻找各种理由,我去买菜也是锻炼,我做家务也是锻炼。
这些在运动,但抽出一定的时间,有规律的运动,对身体会更好。
社区里的长寿老人,未必都懂得养生之道,只是他们每天总是闲不住。
晨练时在广场上走走,在运动器材处拔拔自己,散步甩甩胳膊。
在生活日常里,悄无声息地给生命续上了延时器,筋骨动起来,气血就充盈。
流水不腐,人的活力也是一样的。
晨起打拳,傍晚散步,宅家坐一段时间,就起来做做家务,活动活动筋骨。
长寿的不过是每天坚持动起来,让身体拥有“活水”,生命力自然也就旺盛。
2、学会与生活和解,与自己和解,延迟享受幸福感,拥有几分钝感力。
延迟享受幸福感,拥有钝感力,不是让我们反应迟钝,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弹性。
让我们在生活中,遇到各种碰撞时,不容易被击垮,受到伤害。
画家黄永玉曾说过:“人老了,心不能老,要像辣椒一样,越老越红。”
面对老伴的离世,面对痛苦的迟钝,不是无情,而是更加深情。
用余下的生命力,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,让生命跳跃出更好的光芒。
杨绛现在在特殊时期,被人嘲笑打扫厕所是斯文扫地。
而她只是淡淡地回复一句:“我打扫的不是马桶,而是我自己的心。”
这份面对恶意抨击的迟钝,不是回击,而是守住自己内心的安宁和淡然。
晚年的杨绛曾说:“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,才是淬炼心智的最佳途径。”
真正的钝感力,是把外界的风雨化作滋养内心的雨露,真正活出从容淡定的心境。
钝感力不是麻木,延迟幸福感,不是没知觉,而是与生活和解,与自己和解。
人的一定年龄,谁还没个遗憾,身体上没点小毛病。
学会看淡,接纳,懂得忘记,日子才能过得轻松自在,轻装才能前行更快些。
社区里那些长寿老人,哪个不是心态平和,说话温和,不追求完美,觉得啥都很好。
正如,心的松弛自洽,才能长出对抗岁月,抵御时光的坚韧和毅力。
3、把时间给温暖你的人,尘世间,互助的温暖才是最好的保健药。
汪曾祺曾说:“人间至味是清欢,这清欢里,总得有人味儿才暖。”
退休了,有人牵挂你,有人记得你,还有人温暖你,这是一份福气。
喜欢读汪曾祺的文字,那些与家人相伴的细碎生活里,有着暖暖的亲情互动;
跟老友分享自己的日常时光,如同历经岁月沉淀的纯酿,一点点捂热老去的岁月。
人老了,人间的温暖,是比任何补品都管用的好东西。
一句问候的话语,一包年轻时爱吃的零食,一杯喜欢的清茶,与人分享。
退休了,有很多人把自己活成了孤岛,仿佛日子在真空里。
少了热气腾腾的感觉,耐心倾听孙辈人的缠磨,跟拳友一起打套拳。
跟老友在一起喝茶闲聊,即使不说话,感受彼此的磁场都觉得舒服。
4、保持对生命的好奇心,别把年龄挂嘴边。
有人说:“皱纹是岁月的地图,而好奇心是探索未知的罗盘。”
60岁的杨本芳在4平米的厨房,记录自己和母亲的一生,80岁出版好几本书。
70多岁的摩西奶奶开始学画,80多岁开画展,成就自己晚年的绚烂。
79岁走舞台的王德顺,85岁学开飞机,89岁给《哪吒2》配音。
所以说,退休了,千万不要在心里给自己设定界限,认为自己老了。
一定要保持对生命对世界的好奇心,也许,在不久的将来,你会重启生命的罗盘。
杨绛在年岁时,仍旧每天写作,整理稿件,写生活随笔,读新书。
晚年的她会请教年轻人手机的玩法,会读后辈的诗句,夸赞写得好,词用的精准。
退休了,最可怕的不是岁数的增长,而是你主动关上了心门,对啥都没兴趣。
还会给自己找借口,觉得新鲜事物与己无关,遇事让别人帮忙。
网络时代,科技发达,转瞬就被淘汰,保持好奇心,把生命重新燃烧。
非常喜欢老舍的这句话:“人生最值得骄傲的,不是活了多久,是活得有多认真。”
退休不是终点,带娃,照顾老人不是借口,卸下内心的负担,认真地活好每天的日子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你有故事,我有茶,一起畅聊余生时光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